高考705分的清华学霸谈学习经验:这4个从小就有的习惯让我受益

一个有着20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在教师生涯中教出过很多学霸,其中有一个在去年以705分的高分考上了清华。从他教过的孩子来看,凡是学霸,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上,一般都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经验方法,对比看来,学霸的很多习惯都是惊人的一致。

这位高考考了705分的孩子总结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认为这4个他从小就有的好习惯让他受益匪浅。

第一个习惯:“我从小就爱阅读。”

第二个习惯:“我做事不拖延。”

第三个习惯:“我不一定能做出多难的题,但是简单的题我绝对不出错。”

第四个习惯:“我爱玩,对什么都好奇,特别爱问为什么!”

如果你希望你家孩子也像学霸那样学习不让人操心,那应该看看这位学霸身上的优点,对比看看孩子缺少了哪些好习惯?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孩子了。

“我从小就爱阅读”

一般来说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语文和英语都会好,而且数学也会好,很多孩子明明会做,但是就是做不对,为啥?他们有的就是阅读能力有限,甚至读不懂题,需要大人给他们讲题。

因为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孩子在进行任一门学科学习的时候,都必须先听懂老师讲的课,看懂书上写的知识。

有了强大的阅读能力,孩子才能快速地理解信息,逻辑清晰地进行思考,高效地吸收知识,独立地完成学习,甚至在未来弯道超车,轻松逆袭

“我做事不拖延”

学霸们都有的特质就是老师今天布置的事情今天就做完,绝不拖延。题做错了及时改过来,不拖延时间。

成绩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假期里能先玩的,绝对不会先写作业。

真正的学霸,早把拖延戒了!

心理学家派希尔说过: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长时间拖延,人们便会从根本上习惯性地保持这种状态。

拖延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沉浸在虚幻的舒适区里无法自拔。

虽然拖延一开始可以获得片刻的轻松,但真正的问题还一直待在那里,从未被解决。

当问题越积越多,慢慢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就会开始反噬,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我不一定能做出多难的题,但是简单的题我绝对不出错”

很多学霸不是说多聪明,能攻克下多难的题,他们更是基本功扎实,不该错的题绝对不错。

经常有父母发现,孩子特别粗心,简单的题都做错。

他真是粗心吗?

不,他就是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基础不扎实而已。所谓的“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我爱玩,特别爱问为什么”

学霸们的还有的特点就是专时专用。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放肆玩。

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这类孩子会发现很多问题,也特别爱问为什么,其实这就是好奇心的表现,让孩子对世界抱有好奇心非常重要,他会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更愿意自己主动去书本里探求知识。

在《加油向未来》节目中一战“封神”的清华学霸陈鲲羽,在节目中1人霸气单挑23人的科学团,凭借着强大的知识储备量,最终赢得年度总冠军,这段视频在当时刷爆了社交网络。

陈鲲羽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16岁时,被保送清华,进入物理系学习,主攻等离子体与可控核聚变。他一直被别人称为"神一样的存在"。

能在16岁时被保送清华,除了他自身的天分,更多的是父母的引导和后天努力。陈鲲羽从3、4岁时就开始广读科普类的书和杂志了,书籍拓宽了他的知识面。父母从小就给予他科学启蒙,让陈鲲羽对科学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长年累积下来,就积攒到了今天知识的广度。

陈鲲羽说:“父母从小就培养我多读书,让我读了许多诗词歌赋,文学作品,但是我对那些兴趣都不大。但他们教会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一直看科普读物到现在。多读书,这个是很重要的。

也许我们的孩子不能达到陈鲲羽那样的成就,但如果我们从小也给孩子多阅读,多看科普书,帮孩子搭建好一个科学知识的体系,打好了基础,就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还记得嗯哼在《爸爸去哪儿》里的表现吗?4岁的嗯哼就已经从科普书上知道了飞机起飞的原理和地球自转的意义了,还知道蕨菜在恐龙出现前就有了,被网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这都跟妈妈霍思燕从嗯哼2岁起,就陪着他看科普书的原因分不开。

你看,不要嫌孩子太小听不懂科普知识,科学启蒙真的越早越好。

尤其是3-8岁的孩子,正处在智力发育关键期和思维启蒙的黄金期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看科学启蒙绘本就是便宜方便又有效的方法了。

前段时间娃宅在家,我出版社的朋友送了一套宝宝理科启蒙绘本《宝贝爱理科》给孩子看,这套书我读完的感受就是,对于拓宽孩子知识面,培养理科思维帮助很大。内容丰富有料,价格实惠划算,我认为非常适合作为孩子的第一套科学启蒙读物,今天也想安利给大家。

先给大家简单说说这套书的特点:

1、覆盖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理科领域,1000多个基础知识点。

2、科学知识由浅入深,用孩子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科学知识。

3、内容紧贴新课标教材,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

4、一套书共27册,价格实惠,平均每本才3块多。

这套书共有27册,其中物理8册,化学10册,生物9册,内容全面,深入浅出,特别适合给3-8岁的孩子做基础启蒙。整套书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科目里最基础、最核心的1000多个知识点,而且紧贴国内新课标,能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打牢基础。

物理8册,内容包含光、电、热、力、磁、速度。

化学10册,内容包含物质的状态、蜡烛的燃烧、酸和碱、混合物、溶解和溶液的概念。

生物9册,内容包含光合作用、微生物、花、生态系统、果实成长、动物意识交流。

这套绘本既适合3-6岁亲子共读,也非常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自主阅读,还可以作为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的辅助读物。

书中的知识点的讲解是由浅入深进行的,让孩子们从简到难的学习,避免孩子一上来就学习太难的知识点,而产生厌学心理,打击学习积极性。

我以物理篇的《咚咚锵,尽情敲锣打鼓吧!》为例,给大家看看这套书是怎么利用讲故事来给孩子们科普知识的。

《咚咚锵,尽情敲锣打鼓吧!》主要是介绍物理中的“声现象”。

故事的背景是森林里面要召开运动会,迟到的三只小猴子只能去做啦啦队员,咚咚的敲锣打鼓。

那锣鼓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呢?

狮子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先观察发出声音时候的现象。原来,发出声音的时候会有振动的现象出现。

摸摸喉咙可以体验到振动。

那声音是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呢?接下来讲解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

为什么声音听起来有高低之分呢?我们来看看小猴子是怎么描述不同声音的。

也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亲身尝试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

空气是声音传播的重要条件,那么除了空气以外还有什么介质可以传播声音呢?

狮子老师制作了一个丝线电话,告诉孩子们,木头、铁也可以通过振动传播声音。

从生活场景入手,为孩子们拓宽知识面。

在每一个故事性讲解结束后,还设计了“家长一起学”“问答题”“做实验”等小板块,来帮助孩子提炼和回忆知识点,还设置小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知识。

所以,这套书对于3~8岁孩子理科知识的启蒙是非常有帮助的。给孩子打下一定的理科基础,孩子之后的理科学习就顺畅多了。

这套书一共27册,物理、化学、生物全覆盖,相当于同时拥有了3套不同学科的绘本,理科启蒙全搞定!这套书原价220元,现在还为大家争取到了团购价99.9元!单本书也才3块多,真是便宜实惠了。

送孩子知识,就是送孩子未来。